一.蜂蜜的由來
蜂蜜(honey)是一種黏稠性香甜味美的液體,
是由十日齡、二十日齡工蜂採集自植物花蜜腺所分泌的花蜜,
帶回巢內巧妙釀製而成的食物,含水量不超過20%,其蔗糖含量不超過8%。
通常花蜜濃度很低,因植物種類不同,花蜜香味也有顯著不同。
一般糖濃度很少超過40%,蜂蜜標準濃度為80%。
花蜜經採集蜂蜜胃吸收後,迅速飛回巢房交給內勤蜂,
利用翅膀大力扇風使水份蒸散,這樣經過三天即可使蜜的濃度成80%標準。
二.蜂蜜的種類
在台灣植物蜜源可分為龍眼蜂蜜、荔枝蜜、玉荷包、柑橘蜜、咸豐草蜜等。
冬季各種蜜源植物開花期不長,蜜蜂同時採集多種植物的花蜜,通稱為冬蜜或百花蜜,其中又以龍眼蜂蜜為最大宗產量。
三.蜂蜜的成份
蜂蜜的成分受蜜源植物的種類、採蜜期氣候、養蜂者的管理及採蜜方式等影響很大。
蜂蜜主要成份,為果糖和葡萄糖,都是醣類,屬於單醣。
蜂蜜除有果糖和葡萄糖外,還含有少量蔗糖、礦物質、維生素、酶類,其中以澱粉酶含量最高。
採集蜂所蒐集的花蜜不僅水份高,其主要的蔗糖和砂糖成分相同,但蜂蜜主要成分為葡萄糖和果糖。
蜜蜂則利用唾液內轉化糖酵素作用,把蔗糖轉化為葡萄糖和果糖,
這兩種糖都是醣類(Carbonydrate)是三大營養素之一,也稱為碳水化合物。
其化學構造為最簡單物質,叫做單醣。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多的糖,
吾人吃這兩種糖不需要酵素參加消化作用。
蜂蜜中主要酵素有澱粉酶、轉化酶、醣酶、蔗糖酶、過氧化氫酶、葡萄糖氧化酶、磷酸酶、酯酶、觸酶等。
這些酵素有大部分來自植物酵素,一部分是工蜂在釀蜜過程中,
由腺體分泌加入的,是天然食物中酵素含量最多的一種。
四.蜂蜜的特性
本省重要蜂蜜種類有龍眼、玉荷包、荔枝、百花蜜(雜花蜜)、柑橘等。
蜂蜜的顏色常隨著蜜源植物種類而異,並各具特有香氣,
一般顏色深者香味濃厚,顏色淺者香味清淡;
如龍眼蜂蜜呈琥珀色,較不透光,質地滑潤,
有果實芳香味,入口芳香久久不散,是本省蜂蜜銷量最大的種類。
荔枝蜜色淡,呈淺琥珀色、透明度大,有新鮮荔枝果香味。
蜂蜜具有結晶的特性,冬季低溫14~16℃時,
蜂蜜的葡萄糖最容易析出產生結晶,
所以含葡萄糖較高的蜂蜜易發生結晶,
如荔枝蜜、百花蜜、葡萄糖含量高於龍眼蜂蜜,較易結晶,此乃正常現象,
並非結晶都是摻蔗糖的假蜜或劣蜜,因此不能以結晶與否來做為假蜜的指標。
五.蜂蜜的用途
蜂蜜是一種天然營養食品,可當成食物代糖利用。
日常飲用可補充蔬菜、水果營養成分不足。
六.蜂蜜的保存
蜂蜜是純天然食品在常溫之下保存即可,物放入冰箱,
以免產生結晶。若結晶時可先把上層液態蜂蜜倒出食用
,剩下乳酪狀結晶蜜可取出塗抹麵包食用。
※注意事項
˙未滿二週歲的嬰幼兒因腸胃發育尚未完全,不適合食用,要特別注意。
˙對花粉有過敏反應者,不能食用。